每日經濟新聞 2025-11-23 17:05:29
每經記者|楊建 每經編輯|程鵬 彭水萍 向江林
11月22日,深圳東方港灣投資董事長但斌一條“曬基金排名”的微博,再度將這位私募大佬推向市場聚光燈下。根據其分享的Morgan Hedge統(tǒng)計數據,截至2025年10月,東方港灣海外基金在全球9970家對沖基金中,三年期收益以138.98%位列第三,一年期收益26.63%。
看似亮眼的成績背后,卻藏著市場的多元解讀:26.63%的一年期收益雖略高于國內主觀多頭策略24.32%的平均水平,但遠低于該策略前5%分位數82.48%的收益;此外,其國內有公開業(yè)績的產品僅錄得15%左右的收益,顯著跑輸同期同類均值?!斑^度神話”的質疑聲與長期投資的聲援同步出現,而但斌的持倉動向或許藏著答案。

牛市行情下,基金業(yè)績的分化往往與持倉布局密切相關。從東方港灣海外基金向美國證監(jiān)會提交的三季度報告(截至9月30日)可見,其12.92億美元的持倉規(guī)模中,17只標的清晰勾勒出“All in AI”的投資主線。
英偉達仍是但斌旗下基金的“壓艙石”,以2.36億美元的持倉市值穩(wěn)居第一大重倉股。除了英偉達,谷歌、Meta、微軟等AI巨頭均出現在其持倉名單中。其中,谷歌以2.24億美元持倉成為第二大重倉股,東方港灣新進15.1萬股“二倍做多谷歌ETF - Direxion”,足見對其AI布局的信心;Meta與微軟則分別位列第五、第六大重倉股,特斯拉也以8802萬美元持倉被納入組合。
在美股AI龍頭之外,但斌將目光投向了中國互聯網企業(yè)。三季度,東方港灣新進22.1萬股阿里巴巴,持倉市值達3949萬美元。這一操作與但斌的公開觀點高度契合——他曾直言“阿里巴巴市值僅為亞馬遜的15.25%,中國互聯網公司需奮力直追”。與此同時,其對亞馬遜、奈飛進行了減持,二者期末持倉市值分別降至3938萬美元、1460萬美元。
AI產業(yè)鏈的細分領域也未被遺漏。東方港灣三季度新進6.45萬股Astera Labs、2.9萬股博通,前者是AI芯片連接方案龍頭,后者為全球算力芯片核心供應商,均是AI產業(yè)鏈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;18.59萬股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Inc的新進持倉,則延伸至AI算力的能源支撐領域。
對于這份聚焦硬科技的持倉組合,但斌在11月23日回應市場時強調:“短期波動如風雨,難改與偉大企業(yè)共成長的堅守。投資本是認知的兌現,每一次調倉皆是對價值的敬畏?!?/span>

業(yè)績分化:
長期亮眼與短期“平淡”如何平衡?
但斌的“堅守”在不同周期維度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業(yè)績表現,這也成為市場爭議的核心。
從長期來看,東方港灣海外基金的表現堪稱卓越。138.98%的三年期收益在全球對沖基金中躋身前三,印證了其“重倉偉大公司+跨市場配置”策略的有效性。業(yè)內人士分析指出,“價值投資的核心是復利,三年翻倍的成績足以體現但斌對優(yōu)質資產的判斷能力”。
但聚焦一年期表現,爭議隨之而來。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,截至2025年10月31日,國內主觀多頭策略私募基金平均收益率達24.32%,前5%分位數收益更是高達82.48%。對比之下,東方港灣海外基金26.63%的一年期收益雖略超均值,但與頭部業(yè)績差距明顯。
更值得關注的是其國內產品的表現。但斌旗下有公開業(yè)績的產品今年以來收益多在15%左右,顯著低于24.32%的同類均值。以代表產品“東方港灣馬拉松一號”為例,截至11月14日其單位凈值為5.147元,今年以來收益15.07%,近一年收益19.86%;另一只產品“東方港灣馬拉松17號”今年以來收益12.51%,近一年收益17.02%。
從凈值波動來看,東方港灣國內產品年初曾經歷大幅回撤。“東方港灣馬拉松一號”1-3月分別虧損1.9%、7.13%、14.5%,11月以來截至23日又回撤6.35%;“馬拉松17號”同期回撤更為明顯,1 - 3月虧損幅度達1.99%、8.19%、14.89%,11月以來回撤6.32%。
“長期看確實厲害,但短期表現沒想象中神奇,甚至跑不贏很多同行。”有投資者直言對但斌旗下產品短期業(yè)績的擔憂,“市場是不是把但斌過度神化了?”

對于市場的爭議,黑崎資本首席戰(zhàn)略官陳興文給出了理性視角。在他看來,但斌旗下產品的業(yè)績分化,本質是價值投資與短期投機在結構性牛市中的必然差異。
2025年A股呈現震蕩上行的慢牛格局,科技成長與資源周期板塊的輪動催生了大量短期機會。部分基金經理通過高杠桿、高頻賽道輪動等激進策略押中AI、機器人等熱門主題,從而實現80%以上的短期高收益。但這種收益往往伴隨高波動,次年均值回歸的概率極高。
“用單年度冠軍的標準苛求長期選手,本身就是一種認知偏差?!?/span>上述私募人士表示,私募基金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跨越周期的存活率與復利能力。但斌三年138.98%的收益,相當于年化34%,已遠超市場長期平均水平;而一年26.63%的收益雖不“驚艷”,卻在AI板塊大幅波動的背景下控制了回撤風險,恰恰證明其風控框架的有效性。
從但斌的持倉與表態(tài)來看,其“長期主義”的邏輯并未動搖。在AI產業(yè)從主題炒作轉向業(yè)績兌現的關鍵期,他對英偉達、谷歌等龍頭的堅守,以及對阿里巴巴等中國資產的布局,本質上是押注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確定性。對于投資者而言,是追逐短期爆發(fā)的“黑馬”,還是選擇長期穩(wěn)健的“長跑選手”,或許才是這場爭議背后更值得思考的問題。
(免責聲明: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)
記者|楊建
編輯|程鵬?彭水萍?向江林
校對|金冥羽
封面圖片來源: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
|每日經濟新聞 ?nbdnews? 原創(chuàng)文章|
未經許可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鏡像等使用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